《臺灣1945》第壹集:還我河山
《臺灣1945》第二集:寶島新生
《臺灣1945》第三集:接收遣送
《臺灣1945》第四集:興廢繼絕
《臺灣1945》第五集:正本清源
《臺灣1945》第六集:共祖中華
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《臺灣·1945》是第壹部全面反映“臺灣光復”的影像誌。“臺灣光復”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被日本竊占50年的臺灣回歸中國之意。從1946年8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明確10月25日為“臺灣光復節”開始,“臺灣光復”壹詞開始被中國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。
《臺灣·1945》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臺灣光復前後“籌備--接收--重建”三大階段的重要史實和代表人物故事,從政治與軍事的接管,經濟與社會的重建,文化與教育的正本清源等方面深入探尋臺灣回歸祖國的艱辛歷程,再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。
臺灣作為中國領土的壹部分,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方戰敗後被迫割讓日本。從日本殖民者竊取臺灣的那壹天起,中華有識之士悲憤、抗議,臺灣民眾武裝抵抗、文化抵禦從未間斷。全國性抗戰爆發後,中國政府和民意機關多次對收復臺灣發表聲明和提出各種提案。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和同盟國的共同努力下,日本無條件投降,臺灣從法理和事實上回歸中國。這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、臺灣民眾歷經半個世紀抗爭,付出難以計數的慘痛代價之後取得的重要成果。在中國政府赴臺接收機構的領導下,解除了殖民桎梏的臺灣,立刻迸發出生動活潑的社會力,被壓抑了50年的民族情感和重建意誌空前高漲……
《臺灣·1945》以“重返歷史現場,搶救國家記憶”為創作思路,秉承“有壹分證據說壹分話”的學術品格。先後在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浙江、江蘇、重慶、北京以及日本、美國等地采訪拍攝,共尋找到1000多份臺灣光復前後第壹手的歷史檔案和文獻資料,搶救性采訪100多位歷史見證人及其後裔,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檔案和真實故事首次在熒屏上披露。
《臺灣·1945》是媒體首次全面發掘、真實記錄、客觀闡釋“臺灣光復”的大型文獻紀錄片,也是兩岸電視人第壹次真正意義上的“共享史料,共寫史書,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”的具體行動。
留言列表